青海构建多方协作机制共护“地球之肾”-新华网
新闻
2023 06/02 09:03:08
来源:新华社

青海构建多方协作机制共护“地球之肾”

字体:

  进入初夏时节,正值黑颈鹤的繁殖季,青海隆宝滩湿地内草原渐绿,一只只黑颈鹤和斑头雁翱翔天际,悠然觅食。湿地生态管护员才才架起望远镜,细致地观察着湿地中的鸟类,他脚下的这块土地今年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一周年。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青海隆宝滩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有关情况和青海省开展的湿地保护相关工作。

  这是6月1日拍摄的青海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暨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柳泽兴 摄

  隆宝滩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镇内,平均海拔42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湿地之一。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被誉为“黑颈鹤之乡”。

  青海省林草局一级巡视员王恩光介绍,随着保护措施不断完善,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黑颈鹤数量由最初的几十只增加到200多只,斑头雁从原来的几百只增加到1万余只。

  隆宝滩入选国际重要湿地是青海省多年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的缩影。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青海是湿地大省,全省湿地面积超过710万公顷,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拥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湿地公园19处,全省一半以上的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

  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完善湿地保护体制机制,将湿地保护纳入“林(草)长制”监管,建立由省级林草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地方区域性湿地保护协作机制,规范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像才才这样的湿地生态管护员是湿地保护协作机制内的重要力量。青海省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在三江源综合试验区22县区内设置96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管护面积达2890万亩,实现湿地资源网格化管理。

  今年,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与青海省林草局建立湿地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公益司法协作机制,从建立案件线索互通共享机制、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机制等五个方面协作配合,共筑湿地生态保护防线。(记者柳泽兴)

【纠错】 【责任编辑:丁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