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月30日电(记者张子琪)29日,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2023年以来,各级人社部门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9.77万人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86万人次,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90%,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青海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是人社部门的重要任务。2023年,全省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降费减负11.43亿元。持续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0万人、68万人、118万人。
此外,青海省人社厅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立案、协调处理欠薪案件4527件,为2.8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3.3亿元。
海东市人社部门负责人介绍,受积石山6.2级地震影响,海东市持续关注灾区群众就业问题,加强与中建、中交等企业对接,采取“以工代赈项目吸纳就业、加大招聘力度促进就业、落实惠民政策保障就业”等措施,全力促进受灾地区就近就地务工就业。目前,18个已开工项目吸纳受灾群众就业987人,举办招聘活动实现就业172人。
据了解,2024年,青海省人社部门将继续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以“青海e就业”为牵引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开展高校毕业生“组团式”就业创业工作;以脱贫劳动力为重点,深化援青省市劳务协作,推进农牧民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同时,着眼产业发展,努力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健康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挖掘新岗位,提高经济发展就业带动力。(完)